English

江山为助笔纵横

——追记光明日报的挚友关山月大师
2000-07-0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振声 我有话说

巨星殒落,画坛一代宗师关山月先生于7月2日不幸在广州病逝。大家都感到太突然了——在我办公室的墙上,还贴着两个多月前《光明日报》画刊的样报,以“梅花俏笑报新春”为题,选登了《关山月梅花艺术展》的五幅作品。此时,这些蕴含着无限生机的一片梅花,在我眼前已幻化为关老睿智豁达、神采奕奕的笑脸,那是4月28日《关山月梅花艺术展》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时,我拜望关老时留下的印象,这一幕犹如发生在昨天。当时我们都认为,关老精神这么好,作品那么有精气神,准能画到百岁,可现在突然故去,怎么能不感到意外和震惊呢?

拨通广州电话,从关老女儿关怡处得知上周五白天关老精神很好,还说起他四十年代在敦煌的一批写生作品,有机会想到北京办一个展览,让这批作品和大家见见面。晚上10时觉得头疼,照常作睡前的静功,以期获得缓解,不想头疼加剧,并开始呕吐。急救车及时赶到,甫一上车,关老出了一身大汗,开始昏迷(再也未醒)。到了医院,已摸不到脉,诊断为大面积脑溢血。靠先进的体外呼吸器维持呼吸,到第三天下午五时零八分,关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。

1998年盛夏,为纪念《光明日报》发表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20周年,本报举办了名家书画作品展。巡展到广州,我和同事柳琴来到广州美术学院一座幽静的小院拜访关老,鹤发童颜的关老和我们一见面就说,我家一直订着《光明日报》,我是《光明日报》的老读者,听得我们心里暖暖的。柳琴送上楚图南老人生前书写的一轴作品,是为关老画梅题的诗,关老连连称谢。当我们请他为本报主办的书画展剪彩时,他欣然应允。他说,我从来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在文艺创作上,实践也反复证明,不深入生活,深入大自然,就一定画不出好作品。

关老还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五月份的张家界写生之行。这使我们暗暗吃惊:86岁高龄还能登山写生作画!关老到张家界,只见奇山异水,相见恨晚,老画家笑满青山。关老始终坚持一条:“不动我便没有画”,江山为助笔纵横,祖国山河又一次激发了大师的创作灵感,《张家界揽胜》两个长卷,堪称大师晚年山水画的杰作。

由于关老的盛情邀请,我们到深圳参观了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名的“关山月美术馆”。大师将自己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代表作813件,无私地捐献给国家,其高风亮节,堪称楷模。广州深圳之行,使我们走近了关老:原来他和不少艺术大师一样,也有一个艰辛的少年时代。他曾写道:“1933年我从市师范毕业,父母同年双亡,遗下同胞弟妹七人,妹妹作童养媳,八弟随人牧牛,六弟寄身孤儿院,我在广州九三小学教书,七弟随我读书。学生李秋璜的养父因病无钱医治而亡。1935年,校方为了孤寡互相照顾,经人作媒,我与李秋璜结为夫妻。”关老对党、对社会主义祖国、对人民始终不渝的挚爱,我们可以从他在旧中国经受的苦难中寻到根源。

一个月前,关老给我电传来一篇手书稿,是为纪念毛主席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日“五·二三”作的一首七律《艺海新天颂》,后发表在本报5月18日A4版,没想到这竟成为绝唱,是关老最后一次给本报赐稿。现将诗文抄录于后:

“文明祖国逢盛世,

道路方针向更坚。

艺海风帆实践鼓,

追随时代笔行先。

为国为民千秋业,

生活源流不息川。

今日迎来新世纪,

风骚尽领庆龙年。”

豪迈的诗篇展现了关山月大师的阔大胸襟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。一代大师逝世,是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,令人痛惜。然而,大师的精神是不灭的。关山月的精神、人格与艺术必将化为中国艺术的宝贵遗产而百世留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